欢迎您登录无棣县人民法院

平安法治的守护者

2021年05月20日
作者:无棣县人民法院
打印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10521165005

  1

  

   陈真真,毕业于烟台大学法学院,2011年进入无棣县法院工作,2019年9月被任命为刑庭副庭长。

  “审判,于人身自由是一种剥夺,我们都应该对法律有一种敬畏感。不偏不倚,不枉不纵,让每一案件都经得住检验”。这是她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始终坚持的准则。刑事审判涉及人的生命财产甚至家庭、社会,必须处之以公,来不得半点马虎。

  她总是说,要严格把好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努力使所办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力争把所有案件办成“铁案”。2020年她共结案124件,结案周期短,审结率高,无一起错案、信访案件。她在审理案件之余坚持理论学习,参与撰写的论文《民事诉讼送达地址的法律拟制思考--以当事人受送达义务的射程设定为视角》在2021年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与行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理论研讨活动中获得全省二等奖,编写的从某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例被省高院评选为典型案例,撰写的《鉴定报告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案件中的采纳情况分析——以S省B市两级法院100件暂予监外执行案件为分析样本》在全国法院系统理论研讨活动中获得全市二等奖,撰写的《小额诉讼程序的域中域外对接》在全国法院系统理论研讨活动中获得全市三等奖,撰写的《法官在文化积淀中前进》在全市文化建设理论研讨征文中获得二等奖;撰写的《让理性浸润司法的每一个细节——论法官情绪管理》在滨州市2013年心理卫生优秀学术成果(论文)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撰写的裁判文书在全市裁判文书评比中获得三等奖,编写的案例在全市案例评选中获得三等奖,多次获得“爱岗敬业个人”、“嘉奖”、“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

  她用心钻研业务学习,勇于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开庭审理速裁程序案件,成功调解了全市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该案例入选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五大典型案例。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陈真真勇挑重担,始终奋战在黑恶案件审理第一线。特别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她承办了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并参加两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合议庭。  

  因为是恶势力犯罪集团,涉案人员众多,仅一个案件的案卷摞起来就有一米多高,为了能及时、高效地审结此案,她每天加班加点阅卷,认真审查证据材料,主动联系辩护人听取意见,仔细钻研法律法规,组织合议庭成员评议,撰写法律文书到深夜。在办理该案过程中,她废寝忘食的精神给全庭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此,她从不言苦,说到:“涉黑涉恶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老百姓深恶痛绝,作为刑事法官,我们有责任尽快审理结案,还一方安宁。陈真真所作的以上努力,为案件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审理黑恶案件中,她始终满怀信心,她总是说,扫黑除恶要扫出气势,扫出威风,扫出朗朗乾坤,让商人们放心投资,不必担心欺行霸市者横行霸道;让老百姓安心地在大街小巷散步溜达,不必惊恐寻衅滋事者惹是生非;让孩子们在书香的校园里感受文化的魅力,不必害怕被校霸滋扰打骂。守护人民的平安生活,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这才是扫黑除恶的应有之意。

  陈真真还是一名少审法官。少年审判是刑事审判工作中情、理、法碰撞最为激烈和最为直接的审判领域,牵动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幸福和未来。  

  对少审法官而言,宣判仅仅是延伸工作的开始。2018年至今,无棣县法院管辖的涉未成年人案件均由她负责,先后审理了30余起少年犯罪及未成年人被侵权案件,并根据案件实际,灵活开展诉中心理干预、诉后定期回访帮教、前科封存等一系列延伸工作。

  “我们以为儿子犯法后这辈子就毁了,是陈法官挽救了他。”当她来到16周岁在校生、一起盗窃案被告人张某家里时,张某的父母感动不已。

  在这起少年盗窃案件中,张某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网上学会了掉包手机,共盗窃苹果手机二部。受理案件后,陈真真来到张某的家中和学校,调查其成长背景、在校表现、课外生活情况等,了解到张某平时表现良好,成绩不错,因为迷恋网络、虚荣心作祟才实施了盗窃。开庭前,她多次与张某沟通交流,面对法官如朋友般的真诚交谈,张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法官阿姨,我错了,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改过自新。”

  结合犯罪背景调查,她认为张某作案动机单纯、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数额较小,决定给予张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最终对张某单处罚金。宣判后,张某又重新回到学校读书,表现良好。

  在陈真真眼里,每个失足少年都是折翼的天使,只要用心、用爱、用行动去引领,迷途的心灵总能重回正轨。

  “我们在审判涉及未成年学生刑事案件中发现,部分未成年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是非观念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情况发生。”以上少年审判经验使她深知,让青少年懂得知法、守法,预防犯罪并保护自己尤其重要。因此,她多次走出法院,深入到学校、社区向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为上好法治课,她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作了贴近孩子们生活的课件,使法治教育的内容更丰富、形象更生动、效果更明显,学生们在一堂堂法治课中学到预防犯罪知识,并学会怎样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不仅走出去,陈真真和同事们还把青少年邀请到法院参观、学习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我们希望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法院四级网络,帮助青少年认识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健康阳光地成长。”陈真真说。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陈真真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既严格遵守、执行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又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投身办案一线,依法及时准确办理刑事案件,彰显了新时代法院干警的责任担当。在全市范围内首次使用互联网庭审系统审理刑事案件,首次利用互联网系统联系看守所,在线审理刑事案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共审理各类刑事案件100余件,确保了案件不超期、不延误,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是社会大众赖以生存的基础,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首先要保证他们生存生活的环境的安全。陈真真在办理污染环境案件时,在审判程序、审查证据、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上力求精益求精,忠于事实,忠于法律,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处遁形。她还一并审理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让污染环境的被告人承担环境修复费用,还社会公众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提高社会大众的安全感,身为刑事法官,必须要把好入口关、守好健康线。近年来,她办理了20余件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严厉打击了食品安全犯罪,杜绝了掺有瘦肉精的牛肉、微量元素超标的咸鸭蛋、含有氟苯尼考的鸡蛋摆上群众的餐桌,她用手中的法锤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用法律的准绳为群众编织起维护“舌尖上的安全”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陈真真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并因出色表现,多次被法院嘉奖或评定考核优秀。她诠释了一个法官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她把法律的睿智、理性与女性的真善美融为一炉,炼就成百姓心中的正义天平,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

版权所有:无棣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院前街6号 电话:0543-7018666 邮编:2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