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是我追求的高度
无棣县人民法院 陈真真
一腔碧血攻坚克难,只为法治公正公平高效;两袖清风砥砺前行,无私无畏勤勉为民,燃灯者的光热照亮华夏晴空。
----题记
崇法尚德、清正廉洁,信念坚定、一心为民,你是无私奉献的良心法官;
博览群书,潜心钻研,孜孜不倦耕耘,你是好学善用的“博士院长”;
敢担当、勇创新,不畏难,勤探索,身体力行,你是勇于开拓的奋楫者。
你是眼界高远,坚守法治理想的人民法官;你是勤奋敬业,以身作则的党的好干部;你短暂的生命绽放的华彩将是我毕生追求的高度。你就是人民法官邹碧华。
邹碧华是谁?他也是一个好儿子、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在家里,他能担起一个家长的责任,孝顺老人、呵护妻子、教育儿子。母亲说,“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他就遵循着母亲的教导,用一辈子坚守,一生去追求。妻子唐海琳说,虽然时间在不断流逝,角色也不断转变,一直以来“你的生命是我爱的雕塑”,心态积极优秀的儿子也在心里把他作为成长的榜样。
邹碧华是谁?他也曾是一名普通的书记员、一名法官,一名庭长、一名院长。他在长宁法院工作期间,坚持每周一接待群众来访,亲自上门回访上访者,用自己的行动做一名“良心法官”,甚至为了及早了解情况,一上任就调阅了100多件执行中止案件和大量的群众来信,加班加点分析研究,白天一有空就去立案大厅看法官接待,去法庭旁听案件的审理。正是这种有针对性的探究,才让他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正是出于对司法事业的热爱,邹碧华对工作充满了激情,用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从来没喊过苦叫过累。“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邹碧华就是这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每一个当事人都体会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公仆情怀。
邹碧华是谁?他是一位以一种“无我”的精神,追寻着法治梦想的专家型法官、一个博览群书、勇于求索、有勇气有担当的“博士院长”,一个敢于迎难而上,富有实干精神的改革先锋。在他的著作《知行合一》里,他这样写到:“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必须对党的事业负责,党把管理一个法院的任务交给我,我就不再只是我自己了。我的角色要求我必须把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只有实实在在把这种使命感融入自己的内心,才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因此,在这种状态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也不会屈服,无论处于何种逆境我也不会退缩。”勤奋的邹碧华把审判实务和理论研究结合,他将自己的观点、经验写成10多部著作,积极传播着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他写的《要见审判九步法》,如今已成为很多一线法官的“教科书”。
邹碧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人民法官的誓言做了最好的诠释。他是人民法官的优秀代表,对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敬业的工作态度、致力于司法改革,为法官职业树立了一把标尺,也赢得了从法官、检察官到法学教授、律师、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尊敬。
邹碧华是谁?他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们法院工作队伍中任何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你看,满怀对法律工作热爱的杨秀伟法官,她善于沟通管理,并善于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体会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感受,处理案件往往事半功倍;你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奔波在基层的秘杰云法官;你看,耐心的向当事人讲解分析案情的李小艳法官,她也曾经用认真、真诚的态度化解信访对象“心结”…… 他们都在践行着一个司法工作者的职业信仰,他们都在我国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一名无愧于法律、无愧于民、无愧于己的好法官。为则能成,行则能至,邹碧华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心头传诵,激励广大法官为中国的审判事业和司法改革之路奉献出更多的热情与力量。
“法官当如邹碧华”,我们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并把邹碧华同志的榜样力量,转化为思想提高、转化为工作动力、转化为人生追求,共同推进我们国家的法治改革进程,实现我国的“法治梦”。
“法官当如邹碧华”,“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邹碧华曾说,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会完美一点。那么就让我们都加入这追求完美的队列,且行且学习,且行且提高,恪尽职守,用心做事,保持旺盛的意志与毅力,勤勉地工作,努力地实践,成为像邹碧华那样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法官。
“法官当如邹碧华”,他用生命让法治的天空更清朗。而我们,就是要继承他的理想信念和实践创造,带着他心中的那团火,带着所有司法工作者心中的法治理想,无畏无惧,风雨兼程,奋力前行。
版权所有:无棣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院前街6号 电话:0543-6360333 邮编:2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