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欢迎您登录无棣县人民法院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无棣法院有关故意伤害犯罪情况的司法统计分析

2015年11月13日
作者:无棣县人民法院
打印 分享到:

  

无棣法院有关故意伤害犯罪情况的

  司法统计分析

  

    故意伤害犯罪,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破坏社会秩序,是当前政法部门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对我院近3年来受理的故意伤害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有效惩治和预防此类犯罪的对策。

  一、故意伤害案件现状

  2012年以来,无棣法院审结故意伤害案件106件。从中体现出故意伤害犯罪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居高不下。2012年该法院审理故意伤害案28件31人,2013年44件47人,2014年34件38人。

  二是犯罪呈低龄化趋势。这106件案件中,未成年人和30岁以下青年人犯故意伤害罪所占比率较高,约占75%。

  三是突发性犯罪居多。许多罪犯动机简单,事先无预谋、一时冲动,包括因酒后情绪失控、无理取闹、寻衅滋事对他人大打出手,也有的出于寻求刺激走上犯罪道路。

  四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绝大多数罪犯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有的是小学文化水平或文盲,由于文化素质低、是非观念差、法制意识淡薄,对自己行为后果缺乏认识。

  五是以无业人员居多。无业人员无所事事,情绪浮躁,一旦不如己所愿,就会十分冲动,扩大纠纷,造成伤害,其中无业人员的犯罪主体占到犯罪者总数的75%。

  六是起因多系日常琐事。包括因琐事争吵或口角引发、或家庭矛盾、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等导致的伤害事件发生。如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本是两口子吵架的小事情,妻子带着娘家人去丈夫家评理,双方竟大打出手,结果造成一重伤一轻伤的严重后果。再如,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的被告人在乡村集市上卖猪肉,被害人不小心碰到其案板,被告人顺手拿起挂肉的钩子打在被害人的头部,造成被害人轻伤。

  二、故意伤害案件的审理

  2012年以来,该院对故意伤害案件罪犯的判决总体情况是:判处10年以上的3人,判处7年以上10年以下5人,超过3年不满5年3人,判处缓刑的79人。该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采取的做法主要包括:

  一是宽严相济,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对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被告人,依法酌定,从轻处罚;对有赔偿能力但不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拒不认罪、情节严重的被告人,依法从重处罚;对缓刑犯加强监管,定期了解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二是注重调解,化解矛盾。根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特点,结合当事人的心理、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促使当事人在自愿、平等、合法的基础上就损害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协议,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化解双方矛盾,根据这些情节从轻处罚。

  三是将审判与普法结合起来。庭审中,以庭审教育为中心,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在法庭上通过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互相配合对少年犯进行法制教育,帮助少年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其悔过自新,树立重返社会的信心。对被判决有罪的未成年被告人,在宣判后增加专门的宣判教育程序,帮助被告人分析自身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告诫被告人吸取经验教训,让少年犯心理有所触动,唤起他们的悔罪之心,自觉改造。

  三、预防和减少故意伤害犯罪的建议

  结合审判实践,预防和减少伤害犯罪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健全社会、学校、家庭法制教育网络,引导人们自觉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遇到纠纷通过合法和合情合理的渠道解决。如家庭内部的小摩擦、小矛盾,完全可以通过家人的相互沟通、商量化解解决;邻里之间多些友爱和宽容,就能避免纠纷的发生。

  二是延伸帮教触角。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完善帮教措施,防止和减少重新犯罪。该院审判法庭建立以挽救为目的的判后回访机制,由法官定期或不定期到罪犯的服刑场所、学校、家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教。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络,共同做好帮教工作。使在押罪犯深深感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对其教育改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是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规范影视、报刊、网吧等文化经营行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严禁渲染色情暴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四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强化基层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及时帮助化解家庭、邻里等纠纷;以公安机关为依托,发挥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自治作用,加强对社会无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个体从业人员等管理。

  五是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外来务工人员、无业人员给予平等的就业机会;健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

版权所有:无棣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院前街6号 电话:0543-6360333 邮编:251900